11月2118时许,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搜救指挥部在距调查样地1.85公里处发现了三名地质调查人员遗体. 而第四名失联人员遗体则是在次早晨找到. 至此,四名地质调查人员失联已经过去了8天.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这次悲剧发生在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四人是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地质人员. 原计划他们于11月13进入哀牢山展开森林资源调查,并与司机约定于14下午4点下山. 然而,当地于15接到了四人失联报告。
根据现场队员目测,者衣冠较为完整,没有遭受野兽侵害痕迹. 这让人们产生了疑惑,这些来自专业地质勘查机构人员为什么会失联?
地质大学(武汉)魏启荣教授指出,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应该按照预定路线进行勘测和调查,不要偏离太远. 这样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搜救人员就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他们. 如果擅自行动,就可能发生意外,这可能是导致这次悲剧发生原因之一. 此次对外通讯联络有效也没有发挥出来,这也是悲剧发生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够,也是影响地质调查外出作业安全关键因素。
持续降雨导致能见度降低,加上复杂地形,使得搜救行动变得更加困难. 地质调查是对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将这些地质特点反映到图像上,我们可以进行地质填图. 地质调查还包括土地调查、土壤调查、农业调查、森林覆盖率调查、植物种类调查等多个方面。
据当地指挥部一名称,这四名队员此次进入哀牢山是为了执行森林蓄积量调查任务. 每年都需要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全国有2万多个样地,每一个样地都需要地质调查人员实地测量和考察。地质调查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需要到野外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面临着很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王长明是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他曾在90年代末至2000年初在河南省地矿局工作了5年. 从2003年至今,他几乎每年都会带领学生到野外开展地质调查等科研工作。他对云南“三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地区地质情况非常了解。
目前,调查人员正在深入调查失联人员相关原因。我们对这起事故表示沉痛,并希望能够从这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加强地质调查工作安全和有效,以确保从业人员安全. .